SEO新趨勢:Google AI概覽與搜尋流量的未來挑戰

AI 概覽重塑數位搜尋經濟:Google 商業模式轉向與出版商的流量危機

你曾想過,我們每天習以為常的 Google 搜尋結果,其實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劇變嗎?特別是當你輸入一個問題,Google 直接給你一個總結答案,而非一堆連結時,這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商業邏輯與潛在衝擊?今天,我們將深入剖析 Google 的「AI 概覽」(AI Overviews)功能如何改變了搜尋經濟的樣貌,對數位內容發布商造成哪些嚴峻挑戰,以及 Google 在這場變革中,究竟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又有哪些商業策略上的轉變。

AI 正在轉變數位搜尋景觀

本文將帶你一步步理解 AI 概覽的運作機制、它對搜尋流量造成的雪崩式影響、Google 如何將其與廣告收入最大化結合,以及內容創作者與企業該如何在 AI 時代中尋求生存之道。我們也會探討品牌價值的突圍,以及日益增加的法律與監管挑戰,讓你對這場數位變革有更全面的認識。

AI 概覽:Google 搜尋優化與內容呈現的新典範

過去,我們在 Google 搜尋時,習慣看到一連串的網頁連結,然後點擊進入瀏覽。但現在,Google 推出的 AI 概覽 (AI Overviews) 功能,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這一切。它會在你搜尋的結果頁面最上方,提供一個由 AI 生成的簡潔摘要,直接解答你的問題,有時甚至會引用多個來源。你可能會好奇,這些 AI 概覽的內容是從哪裡來的呢?

AI 概覽功能在Google搜尋結果中的呈現

最新的研究分析指出,AI 概覽所引用的內容來源,與 Google 自然搜尋結果(也就是非廣告的搜尋結果)前十名的網頁有高達 99.5% 的重疊性。這其中,更有將近 80% 的 AI 概覽是引用了傳統搜尋結果的前三名,甚至有 50% 直接引用了第一名的結果。這與早期被稱為「搜尋生成體驗」(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 SGE)的測試階段有顯著差異,當時 AI 引用的來源有 93.8% 來自前十名以外的網頁。

這項轉變意義重大,它告訴我們,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網站內容能夠被 AI 概覽引用並呈現,那麼在傳統 Google 搜尋結果中取得優異的排名依然至關重要。換句話說,針對 AI 概覽的優化,其實已經等同於你長期以來所做的 搜尋引擎優化 (SEO) 工作,只是現在,你的內容不僅要能被搜尋引擎「找到」,還要能被 AI「理解」並「摘要」出來。

以下是 AI 概覽與傳統搜尋結果引用來源的比較:

來源類型AI 概覽引用比例SGE 引用比例
前10名網頁99.5%6.2%
前三名網頁80%N/A
第一名網頁50%N/A

透過這張表格,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 AI 概覽與早期搜尋生成體驗在內容引用來源上的巨大差異。

流量與點擊率的寒冬:數位出版業的生存危機

對許多依賴搜尋流量來變現的數位內容發布商而言,AI 概覽的出現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甚至可以說是「寒冬」。為什麼這麼說呢?多項獨立研究都顯示,當 AI 概覽出現在搜尋結果頁面時,外部網站的點擊率普遍下降,幅度介於 34% 至 46.7% 之間。有些大型發布商,例如 DMG Media,在特定內容類型的點擊率甚至錄得高達 89% 的跌幅,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以下是不同發布商在 AI 概覽推出前後的點擊率變化:

發布商點擊率下降幅度
一般發布商34% – 46.7%
DMG Media高達 89%

你或許會問,為什麼會這樣?主要原因是 AI 概覽直接在搜尋結果頁面提供了答案,減少了使用者點擊外部連結的需求。這種現象被稱為「零點擊搜尋」(Zero-Click Searches),它的比例已經從過去的 56% 上升到現在的 69%。也就是說,有將近七成的搜尋行為,使用者在 Google 搜尋結果頁面就能找到所需資訊,而無需點擊任何網站。

以下是零點擊搜尋比例的年度變化:

年份零點擊搜尋比例
過去56%
現在69%

這對仰賴廣告收入或訂閱數的內容發布商來說,無疑是個巨大打擊。少了流量,就少了廣告曝光,少了訂閱潛力,也嚴重威脅到他們的既有商業模式。舉例來說,知名的教育平台 Chegg 就報告其非訂閱戶的流量下降了 49%,甚至對 Google 提起訴訟,指控 Google 濫用其內容來訓練 AI,並與其直接競爭。這顯示了 AI 概覽不僅影響流量,更可能引發內容版權與市場競爭的法律挑戰。

想像一下,你經營一家店面,過去客戶會進來逛逛再購買,但現在有個巨無霸商場直接在你門口免費派發你店裡商品的介紹小冊,並回答客戶所有問題,許多人看完小冊子就走了,甚至沒注意到你店面。這就是許多發布商正在面臨的困境。

數位出版業面臨的流量衰退

Google 的商業版圖重繪:AI 概覽作為廣告新戰場

你或許會想,AI 概覽對發布商帶來這麼大的衝擊,那 Google 推出它的動機是什麼?難道只是為了提供更好的使用者體驗嗎?其實,Google 高階主管已公開承認,AI 概覽和搜尋功能的目標之一是為廣告商創造更多的「接觸、參與度和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 ROI)」。這清楚地揭示了 AI 概覽背後的商業動機。

過去,Google 主要透過在搜尋結果頁面頂部和底部顯示廣告來賺錢。但現在,Google 正在積極地將廣告整合到 AI 概覽本身。他們已經開始在 AI 概覽的上方和下方顯示廣告,並且正在測試直接在 AI 概覽內容中嵌入搜尋廣告購物廣告。這意味著未來的廣告匹配,不僅僅是基於你輸入的關鍵字,更會基於 AI 概覽所摘要出的資訊來進行,讓廣告投放變得更加精準且無縫。

以下是 Google 廣告整合到 AI 概覽的主要變化:

  • 廣告位置更靈活,包含 AI 概覽上下方。
  • 廣告內容基於 AI 生成的摘要資訊進行匹配。
  • 提升廣告的精準度與使用者參與度。

這項策略的轉變,預示著 Google 不僅是一個資訊服務平台,更將 AI 概覽轉變為一個更加直接的商業導向平台。他們希望透過 AI 概覽,讓使用者在搜尋結果頁面就能完成從資訊獲取到消費決策的過程,並在其中最大化廣告的價值。對 Google 而言,這是一個新的廣告變現機會;但對依賴傳統搜尋流量的內容創作者來說,這使得原已嚴峻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複雜,因為 Google 將更多的可見空間與注意力導向了自家的 AI 概覽與其整合的廣告。

Google廣告在AI概覽中的整合方式

品牌價值的逆勢突圍與發布商的應變之道

面對 AI 概覽帶來的挑戰,是不是所有內容都一蹶不振呢?答案並非如此。有一種特殊的搜尋行為,在 AI 概覽的衝擊下反而逆勢成長,那就是「品牌搜尋」(Branded Searches)。研究顯示,當使用者明確搜尋某個品牌名稱時,AI 概覽出現後,點擊率反而增加了 18%。這凸顯了強大品牌資產在數位衝擊中的韌性與重要性。

為什麼品牌搜尋能逆勢成長?當你搜尋「Nike 跑鞋」或「CNN 新聞」時,你已經有明確的目標和信任的品牌。即使 AI 概覽提供了摘要,你可能還是會點擊進入官方網站或該媒體,因為你信任這個品牌提供的完整資訊或服務。這告訴我們,建立一個有影響力、值得信賴的品牌,在 AI 時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為了應對流量下滑的困境,許多發布商正積極尋求「去 Google 化」的策略,也就是降低對 Google 搜尋流量的依賴。他們採取的應變之道包括:

  • 建立直接受眾關係: 鼓勵讀者訂閱電子報、下載專屬應用程式(App)、收聽播客(Podcast)等,直接與受眾互動,建立忠實的社群。
  • 專注高品質、獨家內容: 製作 AI 難以完全複製或取代的深度報導、獨家分析,或具備高度原創性的內容,提升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 探索內容授權: 有些大型媒體集團,例如 News Corp 和 The Atlantic,已開始與 OpenAI 等 AI 開發商洽談內容授權,希望透過出售內容使用權來開闢新的收入來源。這也意味著,未來你看到的 AI 摘要,可能就是 AI 服務商付費使用這些媒體內容後的產物。
  • 此外,發布商還可以考慮以下策略:

    • 多平台分發: 將內容分發到多個平台,如社交媒體、視頻平台等,以擴大覆蓋範圍。
    • 數據驅動決策: 利用數據分析了解讀者需求,進行精準內容創作。
    • 合作與聯盟: 與其他媒體或品牌建立合作關係,共同提升市場競爭力。
    • 技術創新: 採用新技術如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等,提供互動性更強的內容體驗。
    • 優化用戶體驗: 提升網站或應用程式的使用者體驗,增加讀者的黏著度。

這些策略的核心都是要將讀者從單純的「搜尋者」轉化為「忠實受眾」,確保內容價值能被直接傳遞給讀者,而非完全由搜尋引擎篩選與導流。

監管挑戰與 AI 搜尋的未來趨勢

當 AI 概覽對數位內容產業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時,你可能會好奇,政府或相關機構有沒有介入呢?答案是有的。獨立發布商聯盟(Independent Publishers Alliance)已經向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提出申訴,指控 Google 未經授權且未提供補償地濫用發布商的內容於 AI 生成的回應中。這場爭議凸顯了在 AI 時代,內容智慧財產權保護與市場公平競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這類法律和監管挑戰的結果,可能會為未來 AI 服務供應商與內容創作者之間的關係設定重要的先例。它將決定 AI 是否能自由使用網路上的所有資訊,或者必須為其使用付費。這不僅是 Google 的問題,更是整個 AI 產業需要面對的議題。

展望未來,Google 也計畫推出更具對話性的搜尋功能,例如「AI 模式」(AI Mode),它將以類似聊天的介面呈現搜尋結果。這可能讓使用者在 Google 生態系統內完成更多查詢,進一步減少點擊外部網站的需求。這意味著,未來的數位內容生態系統將持續演變,內容創作者與發布商必須不斷調整策略,才能在這一波波的技術浪潮中站穩腳跟。

結語:AI 驅動下的數位經濟新篇章

Google AI 概覽的崛起,無疑是數位經濟進入一個全新時代的標誌。它不僅考驗著數位內容發布商的生存韌性與商業模式調整能力,也重新定義了內容的價值與數位行銷策略。我們看到了搜尋流量普遍下滑的現象,也目睹了 Google 如何將 AI 概覽與廣告整合,意圖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然而,這並非全然的危機,其中也蘊藏著轉機。強大的品牌價值在 AI 衝擊下展現出驚人的韌性,而發布商也正積極探索新的營收管道,如建立直接受眾關係和內容授權。理解這一變革的本質,並積極調整經營模式、強化品牌資產、拓展多元流量管道,將是內容創作者與企業在 AI 驅動的未來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最後,任何關於科技趨勢與商業模式變革的討論,都可能涉及投資判斷。請務必記住,本文僅為教育與知識性說明,不構成任何財務建議或投資誘因。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常見問題(FAQ)

Q:AI 概覽對傳統 SEO 有何影響?

A:AI 概覽加強了內容的摘要與理解能力,意味著內容不僅需要在搜索引擎上排名靠前,還需要能被 AI 有效地解析和摘要,這使得傳統 SEO 工作需要進一步優化,以適應新的搜索方式。

Q:發布商如何有效應對零點擊搜尋的挑戰?

A:發布商可以通過建立直接受眾關係、專注高品質獨家內容、探索內容授權等策略來降低對Google搜尋流量的依賴,並增加讀者的忠誠度和內容價值的傳遞。

Q:政府介入會如何影響AI與內容創作者的關係?

A:政府的介入可能會制定相關法律與規範,確保AI服務供應商合理使用內容創作者的智慧財產權,並可能要求付費使用,從而保障內容創作者的權益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

SEO insight

SEO insight

文章: 344

發佈留言